一旦推倒不老神仙這屏障,盟軍立馬追尋起孫寄嘯和成吉思汗的蹤跡。
那日午后方知,成吉思汗命不該絕,亂流中乘舟逃之夭夭。遼諜有那么神通廣大還是說
夏金宋王師,明知此地是迷宮還敢一窩蜂沖進入口,是因他們自以為掌握迷宮出口在瓜州,還是說他們事先已盤算好要在盟軍里撬哪些叛徒
遼諜或叛徒,全是內鬼,心腹大患。
所幸關于迷宮的玄機,陳旭除了林阡,誰也不曾透露事實上,敵人無論如何都逃不出就算逃到瓜州他們也會碰壁,因為他們刻舟求劍了,出口入口皆在不停移動,迷宮出口早已不在瓜州;并且,圍師必“闕”本來就是有缺口的,就算被他們瞎貓逮到死老鼠撞到真正的出口,盟軍也無需發愁,這本就是陳旭擬定的“上西天”大計的一環。
蕭條孤煙絕,日入空城寒。泉噴諸戎血,風驅死虜魂。頭飛攢萬戟,面縛聚轅門。鬼哭黃埃暮,天愁白日昏
成吉思汗以木華黎和拖雷金蟬脫殼,僥幸被蕭鶴年和不老神仙續命,雖由軒轅九燁貼身保護,卻始終逃不脫這九道迷宮
慌不擇路,竟然逃回了迷宮入口;但這是入口不是出口,理論上只能入,不能出。
回到,算萬幸還是不幸鳴沙山的莫高窟就在不遠,可這次佛寺的僧人們早被疏散,所以,只能用文物當人質了
哈拉諾爾湖的水冷成冰凍,他夢回昔年在丈深的積雪里行軍,那種極端情況下為了取暖只能用小刀切開馬的血管吸血、吸一點之后再把血管封閉起來省給下一次而這次,窘迫到連戰馬或信鷹都不剩,只能靠軒轅九燁在泥淖里拖出個半死的蒙古兵
他懷念他帳下的四杰四獒八大悍將,可他們已接連成為林匪的階下囚,他想極了昔日叱吒草原的長生門人,可那些人卻在黑水、肅州、瓜州、沙州相繼、大批量地戰死,他和不老神仙一樣,眼睜睜望著那里磨死也沒救,曾幾何時連十二樓的命都成了輕緩
眾叛親離的絕境令他難免感到迷惘,這連番慘敗,使大蒙古國原先只需五六年就能完成的霸業,可能要五六十年以至于百年才能拿得下甚至,拿不下
萬念俱灰,不經意間抬起頭,環視到四周景象,又不得不強行堅毅
四周,有五十多個來自西遼的陌生人,這些人由于要保護遼帝所以來得晚,才免于死在林匪刀下,還順手救下了他。昔年,他肆無忌憚地在西遼周邊擴張,屠戮,跋扈囂張,如何能被他們看到他的窘迫絕望。
強行提起一口氣,欲成大事,任何劣勢下也不能窮形盡相,務必克制、鎮定林阡武功天下無敵,戰場亦一馬平川我鐵木真最擅長反敗為勝,極限反殺的情況又不是沒發生過我是天命所向。”“絕境也意味轉機”“他們沒了,我還在,哪怕推倒重來,也能卷土重來”
可這口氣還是很難提得持久,這些全是陌生人,短時間內無法辨清忠奸,令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口氣之所以還勉強提著,是因為軒轅九燁還在他身畔。
日薄西山時,那白衣謀士忽然欣喜若狂地過來,對他說這鬼地方可以擺結界,真正是救命稻草。
“一戰之前,我們就在此,為何沒發現”成吉思汗謹慎地問,不是不信軒轅忠誠,而只怕是林匪奸計。
“因為我們一直到三戰后,才知曉此地內蘊天地迷宮。顧名思義,它與山東四陣相似,由內外兩個八卦組成。外殼包含兩入一出三個缺口,對外界不停不休地移動位置;內核的缺口個數不詳,只有在和外殼缺口重合時才能出入。”軒轅九燁說,萬事萬物都在變動,這地方當時沒法擺結界現在能擺。嚴格來說,這地方現在已經不叫入口。
陣法一直在變,如果假以時日,找到陣中對照物,也許可以破解迷宮。但現在成吉思汗不具備當年林匪和金軍的拉鋸條件,根本不可能平心靜氣去假以時日找所以軒轅九燁當然后悔,倘若一戰前他就發現是天地迷宮陣,寧可賴在鳴沙山也絕不趟這趟渾水。
“類似從山東到環慶的轉移,此情此景,還是不能辦到”成吉思汗問,不能破解就不能破解,可以幫我瞬間轉移到蒙古草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