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王不是個急性子,為什么沒忍住一出沂蒙就火速掏出家底,才到密州就押上一輩子積攢的大半個天火島
不就是因為衛王那“夯貨”“膿包”帶節奏由于一直都把衛王用擋箭牌,沂蒙之戰夔王必須與衛王統一步調,衛王卻自戕得比預期慘烈、一下子就打亂了夔王的節奏,雖然在仙卿的勸導下穩住陣腳,可夔王本人出現過害怕暴露的驚慌,到青濰才會竭盡所能表現、而不是有條不紊拿出狀態。
衛王要的就是夔王“鋒芒畢露后,欲速則不達”。
初始狀態就是錯,夔王府雖然因為實力強勁的關系確實閃亮過,卻只能一步步走向失敗的結局夔王府在泰安謀紅襖時就有消耗,沂蒙為壓曹王府而分心,青濰膠西對林阡羊入虎口,密州遭林阡泰山壓卵,沂水之后這口氣就提不上了,莒縣金帝露出機謀、空降小曹王時,夔王終于按捺不住由暗轉明,甚至押上全部豪賭一場賭徒結局,眾叛親離。
值得一提的是,“衛王大軍的激烈求死和兵敗如山倒,不僅妨礙了夔王對節奏的拿捏,也堵了林阡溫水煮大金的路,林阡費盡心思,也只能借口南宋大旱,飛蝗遮天,食浙西豆粟皆盡將李君前、慕容茯苓一部分兵馬移開從而收斂了些許戰力。”那部分劇情需要林阡的配合,衛王之所以有底氣,是因為自己在江南各地都有耳目,早已知道有“蝗災”,林阡要找托詞回歸溫水煮殺之策太容易。當時夔王因為意想不到的蝗災給自己解圍,以為自己山窮水盡也能柳暗花明,笑說自己是個有信仰的人。誰曾想他這聽天由命的信仰,卻是衛王再三論證的信息
莫要忘了還有個穆陵關之戰,那次,李全的大隊人馬已經往盟軍安排好的陷阱進發,冷風一吹,李全忽然一凜,記得昨日初至沂水,酒館里聽得有人說起南宋蝗災,一人說,這蝗災救了咱們大金朝,使林阡節節勝利的節骨眼上把李君前調回去賑災,一人說,是嗎,你說是咱們駙馬我怎么感覺昨日還見過他。前一人趕緊噓了一聲,什么咱們駙馬,小聲點假裝是衛王府的庸才說漏嘴,實際卻在提點李全瀟湘公主的駙馬李君前被林阡藏兵了,你李全危險啊前路是個局最終李全沒中計,楊妙真差之毫厘就將李全擒殺,結果卻被江星衍炸了臉
縱觀山東之戰全局,金朝從上到下無一例外勾心斗角,是人是鬼都在演戲
轉戰西線后,仙卿不止一次后悔,我當時應該堅持己見勸住夔王的。
時運不濟,命運多舛,怎么不是給林陌做嫁衣,就是被金帝用作制衡呢
直到西夏仙卿才意識到,百尺竿頭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
林阡在山東施展溫水煮殺,是想趁曹王府失勢、把大金群臣攪亂、使金朝從內而外解體。金帝豈有不知,略施小計就把十八諸侯收為己用。但金帝也不會想到,衛王比他更早就在他身后,不溫不火地收攏著他自以為得到的人心不得不說,夔王雖然善于收買人心,卻還不如金帝更不如衛王懂,被自己判為“邊緣人物”的紇石烈執中、完顏匡等人才能活到最后。
衛王要跟十八諸侯建立情義比金帝更容易紇石烈執中跟他早就通過賄賂李妃熟絡,是比君臣關系更鐵的狐朋狗友;負責和宋廷談判的完顏匡就更不必多說了,衛王這么多年對南宋的友好大使白做的、人際關系白建的
時過境遷,曹王既逝,林陌既去,金帝能依靠誰,十八諸侯能依仗誰
不用問,眼下這場鳴沙山之戰,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衛王早就人去樓空,甚至早就金蟬脫殼
前幾日跟郢王交談的他是個贗品,適逢金帝病重,人浮于事的十八諸侯都回了大金,他本人必須趁誰都沒有注意的時候去后方撬戰果。仙卿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前線也需要穩住和攪亂。
穩住自己,攪亂別人。tercss"c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