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水向西南退避三舍,往肅州去駐扎另行決戰,離國家和初衷越來越遠,蒙古軍但凡有壯志雄心者,不無后悔黑水之戰他們曾對林匪優勢巨大,若戰后成吉思汗親征銀川,或赤老溫代表他強渡黃河,當時就一錘定音,不至于一步步縮小差距、硬拖到此情此境。
可他們記性太差了,不是主帥想硬拖將時間軸撥回去,誰能想到本該在月氏一蹶不振的林阡,會跑到克夷門集結西夏一盤散沙的官軍義軍,變廢為寶救他的盟軍從正月廿七義莊擂臺比武開始,“勢”就從成吉思汗所派蒙古軍的手心掙脫,往林阡所集西夏右廂軍的腳下飛奔
但成吉思汗之所以沒親征銀川,雖說對林阡存在著一定的低估,歸根結底還是被越風曹王徐轅拖拽正月中旬盟軍總計有三十萬,全都是林阡麾下的一線,蒙古軍再如何驍勇善戰,哪可能一口吞完黑水并直下腹地
黑水盟軍并未全軍覆沒,卻也確實曾血流成河,但那種劣勢下曹王就有膽魄要求談判,是因為西寧、宣化、月氏等地,盟軍一直勝多敗少、本就有俘虜為賭本,據此,曹王扣住了黑水最后一絲氣;而正月下旬,雖然沒被算入盟軍的總數中、且大部分時間通訊不暢,但越風有八萬余、憂吾思郭蛤蟆三萬余,都呼應徐轅七萬救兵在逍遙峰境內的蒙古軍心腹游擊,愈少愈強,捋順了黑水的氣也貫通了黃河的勢只不過,越風部“八萬”這個人數,在二月初拖拽著蒙古軍一起急轉直下,墜到谷底
無法把敵人一戰就消滅干凈的貽害被蒙古軍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提醒了二月初九的陳旭無論如何都要堅持靠正面決戰把對面一網打盡。
一言以蔽之,黑水盟軍反敗為勝的是林阡,但撐下來完全靠越風、曹王和徐轅,明面上不能提及的還有個莫非。這當中,越風居功至偉。
二月初九談判結束黑水會戰宣告落幕,成吉思汗和林阡雙輸,越風沒獲救,但只有他贏了。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
總算逼得蒙古軍連夜撤圍,同生共死的戰友們陸續被救出,殷柔和李戩盯著絕命海的方向望眼欲穿,盼了幾千個人也沒看到他們最想看見的活生生的領袖。直到林阡、李君前、徐轅和郭蛤蟆等人最后抬棺回來,他們才肯相信,早在二月初六,越副幫主就已在風雪中長眠,一霎,小秦淮群雄全都崩潰痛哭。
穆子滕剛率越野山寨數位將士從肅州奔赴,滿腦子都是昔年越風目光堅毅地對自己說“越風定將完成父兄遺愿”,也是許久才肯接受這殘酷事實“子滕愧對寨主,沒照顧好風弟。”深呼吸一口,肺已容不下氣,“給他報仇的事,歸我”
“主公,幫主,越風部有負所托,逍遙峰八萬精兵,總共只活了六千。”葉闌珊從傷兵中走上前來,不知是凍麻了還是悲慟過了居然沒有一絲一毫丈夫戰死的痛苦表面還是一如既往的波瀾不驚。
反觀林阡,情緒一直不太正常,后來大家才知道,絕命海里主公竟還想搶救越風,瘋魔般欲給越風渡氣,卻早已無從救起,生生被徐轅制停。無論如何,越風戰死前的樣子都會銘刻在他眼里心上,永世不忘。
將越風等人火化或厚葬,林阡獨自去山頂憑吊過往,回憶越將軍難出其右的戰史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北龍首山、黑水,戰五城十二樓,“風雖自在逍遙,被束縛才可有聲;雖稍縱即逝,潤萬物卻能永生”。
隴右大圣山,戰魔態林阡,“八百里雄風浩蕩飄舉,飄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蹶石伐木,梢殺林莽”。
鳥鳥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萬州,戰封寒,殺得敵人“臂中見骨而自覺有虎落平陽之屈辱”。
西陵峽,戰高風雷,敵錘“非得不遺余力打出動靜裕如才不用再負隅頑抗”。
光化、襄陽,戰完顏江山、完顏匡,“萬里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駭得敵人驚奇大呼原來傳聞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