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意圖很簡單,現在各國遠征軍,都往飛龍崖戰區派遣精銳部隊,他們會在飛龍崖戰區的邊界集結,然后整合成一支十萬余人的軍團,在冬季發動反攻。”
“王爺很了解我們的動向呀。”坐在比奇身旁的白老頭,突然插了句話,他總覺得周興云似乎將十三國同盟的計劃給摸透了,連他們要在冬季發動攻勢都了如指掌。
確鑿的說,早在十三國領袖會議時,比奇等人就感到違和,仿佛有只看不見的黑手,在背地里作祟。
居車國和寅國都知道周興云等人很強,但他們都礙于各種各樣的顧慮,不能在會議上揭發周興云等人。
比奇和白老頭算是明白人,他倆參加領袖會議時都發現,寅國故意瞞報信息,缺斤少兩的介紹周興云等人,從而誤導盟友國。
與周興云交過手的比奇等人都知道,興云宗的戰斗力,要比寅國描述的強得多得多
當初周興云帶著二十余興云宗門人,都能在邪道小鎮攔擊居車國的主力軍。
飛龍崖一役,興云宗出動了幾百人,寅國主力軍頂得住才怪。比奇等人根據興云宗的實際戰力,初步研判得出結論,十三國同盟要想奪回飛龍崖戰區,必須派出三名古今高手,才能順利將其拿下。
寅國為何要隱瞞信息作為過來人的比奇等人,都清楚寅國心底的算計。
寅國是想借刀殺人,讓盟友國去奪回飛龍崖戰區時,也損失一批戰力。
比奇等人都看透了寅國的心思,遺憾的是,他們只能看破不說破,放任寅國耍心機。
畢竟,最初利用周興云一行坑隊友的禍首,正是比奇等人。說句真心話,十三國領袖會議進行到后半段,比奇等人意識到十三國同盟的決議,正朝著最糟糕的方向發展時,他們甚至都萌生自首認錯的念頭。
如果比奇等人單純是隱瞞了周興云一行的情報,他們聽到十三國決定組建聯合二軍后,定會義無反顧的投下反對票。
就算這么做會得罪寅國,比奇也會立馬告訴各國領袖,周興云等人實力強大,僅憑各國主力軍中的精銳部隊,根本無法討伐他們。
十三國同盟必須讓駐守在雷門道的古今強者參戰,他們才能奪回飛龍崖戰區。
比奇等人最后為何啥都沒說因為他們犯下的錯,不僅僅是隱瞞軍情這一項。
他們犯下的錯,亦或者說,他們最大的過錯,并非隱瞞軍情不報,而是縱容蟠龍眾在曲文鎮集結搞事
如果居車國遠征軍和寅國遠征軍一樣,直接大軍逼近曲星山,限制蟠龍眾等人活動,中原人馬還能在飛龍崖起勢嗎
說句不過分的話,正因為居車國遠征軍,縱容蟠龍眾在暗地里活躍,才導致飛龍崖戰區失守。
比奇等人都知道,蟠龍眾的人馬,以曲星山附近的曲文鎮為根據地。司文臣四處奔波招人,比奇等人也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