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那里本就聚集著很多三教九流,連溜門撬鎖的人都不敢涉足的地方,可想而知那些下三爛手段一樣每回都碰得頭破血流。
久而久之,那塊區域就成了三不管的地界,也就最終形成了窮山惡水出刁民的絕佳之地。
金家人和那些近鄰們倒也跟大部分的住戶不同,不但都有正當、體面的工作,鄰里關系更是延續了好幾十年。
他們之所以不肯搬出來住,不就是為了那塊區域早晚要搬遷的,都抱著再苦熬幾年就能搬到江南區高樓大廈里去的思想,成為了徹徹底底的釘子戶。
于是劉清山對于全載榮的提醒,還是很懂得起良苦用心的「知道了全叔,這段時間就全靠您來照應我這些朋友們了,等會兒會有人給您送錢來,從明天開始就大量的進購食材吧,囑咐城業叔他們,近段時間會很忙」
金城業是莊園里的雇得廚子,雖然是寒國人,卻做得一手地道的華國菜。
平時他們是很閑的,除了偶爾回去金溪善的娘家跑上幾趟,基本上無事可干,但他們的薪酬可一個月也沒延遲過。
此時還不到晚上,也就下午四點剛過,得到消息的金溪善馬上就趕過來了,跟在他身后的還有男男女女的十好幾個人。
經過了介紹劉清山才知道,這些人大都是各個影視公司的高層人物,均是抱著給自己名下藝人討個參演名額的事情而來。
這些人都是金溪善推卻不了的,就只能帶他們來見劉清山,反正這也是他之前就交代過的。
實際上在請回答1988項目立項之后,就有無數演藝公司動了心思。
劉清山的編劇并親自執導的本身,就具有業內轟動性的效果了,幾乎得到消息的瞬間,人們就意識到這部劇根本不可能是個蝕本的買賣。
他的市場號召力之強大,已經首先讓這部劇立于不敗之地,再加上劇集題材的新穎性,實際上已經引起了一股業內風潮。
盡管金溪善返回來的第二天,就把那份名單公布出來了,但劉清山交給他的只是中老年角色的具體指向,原本的年輕人扮演者,現在都還沒進入這個行業呢。
比如劉清山最反感的那個樸保健,今年才十三歲,如今肯定還只是個中學生呢。
寒國缺什么都不缺年輕藝人,于是看到了這里面的巨大可能性,這些人近兩天就在一直纏著金溪善,想在其中求個名額。
這里有「求」字可是一點也不夸張,眼下的金溪善可不需要再看寒國娛樂圈資本大佬的臉色了,把人都得罪光了照樣能在華國混得風生水起。
但即使是這樣,劉清山照樣交代給她不要做這個惡人,盡可能的不去得罪任何圈里人,剩下的事就交給他來具體操作。
其實對于這些人劉清山正等著他們上門呢,畢竟他個人對于寒國的年輕演員市場缺乏了解,還真的需要這些來人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