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中國士兵從高崗上露出頭來,接著便有第二個第三個,這時他們就已經出現在了某支日軍的視野之中了。
一名日軍軍官剛要下令射擊,可是那幾名中國士兵卻又縮了回去。
這倒不是說這幾名中國士兵發現了在他們的逃跑之路的前方也有日軍,那卻是有一名老兵在喊叫他們進行掩護。
原來這伙正被日軍追殺的中國士兵也分成了前后兩隊。
后隊在掩護那你前隊可不能說后面有人給咱們做掩護了,咱們就逃之夭夭吧
那撤退是需要交叉掩護的,這才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否則的話大家一窩蜂的逃跑,那就叫潰敗。
由于那個高崗處的遮擋,日軍并不能看到前方的情形。
在日軍看來,所有的中國軍隊都應當縮在陣地中抵抗,以承受他們大日本皇軍優勢火力的摧殘,而絕大部分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所以他們當然能想象得到,在那個山崗之后有中國軍隊被他們大日本皇軍追殺了。
于是那名日軍軍官把手一揮,他們這支日軍小隊便端著槍向前方掩去。
此時這些日軍便有了一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感覺,他們當然有理由認為自己可以全殲那只敢于沖出來活動的中國小隊。
只是,誰又是那真正的黃雀呢一心想當黃雀的日軍并不知道此時他們的身后已是跟上了幾十名中國士兵,在那些中國士兵的眼里他們這些日本鬼子才是螳螂。。
一部分中國士兵手中已經攥上了手榴彈,一部分士兵手中的步槍就直直的指著日軍的后背。
他們之所以沒有馬上開槍,那也只是因為日軍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身前而忽略了身后,而他們那些要投手榴彈的人還沒有進入手榴彈的有效投擲距離罷了
這是這場戰爭中罕見的一幕。
將步槍抵肩向前運動的日軍,后面幾十米處就跟著同樣馬上要投入戰斗的中國軍隊,雙方都是那么小心翼翼。
這可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可是作為黃雀的日軍并不知道,他們后面還跟了一只專門撲鳥的靈貓
而在下一刻,那山崗上有中國士兵再次出現時,這場罕見而又詭異的戰斗就開始了。
中國士兵出現,那是因為,那部分被中國士兵沖上了山崗,他們并不做停留,而是直接就往下沖了。
在日軍看來,“螳螂”出現了。可也就在那名日軍軍官將手中的東洋刀將舉未舉之際,后面卻傳來一聲齊喊
而等那些日軍回過頭來之時,所看到的就是數顆打著旋兒的已經砸到了他們面前的手榴彈
手榴彈轟然炸響,硝煙未盡,則是中國士兵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沖了上來。
敵我雙方實在太近,這時候再說射擊那就會引起誤傷的,在那撥手榴彈的爆炸之下,日軍有反抗之力的已經不多了。
有心算無心,在那尚未散盡的爆炸的塵灰之中,盡是刺刀入體的“噗噗”之聲。
崗上的中國軍隊復又沖下,他們兩相一夾擊,那只被夾在中間的日軍竟然在沒超過一分鐘的時間里被團滅了
至此兩撥中國軍隊會合。
他們是誰這還用問嗎
從高崗上沖下被日軍追擊的那是楊傳印仇波他們,而背后偷襲日軍的則是王老帽他們。
“老王叔”山崗上沖下來的士兵們中有幾個人齊齊叫道,那當然都是他們那伙原來的老人。
就那叫聲里便充滿了一種驚喜,如果不是王老帽他們兜著日軍的屁股來了這么一下子,他們這些沖下山崗的人不說被日軍團滅,卻也會被日軍包圍的。。
只是此時,又哪是說別的話的時候,王老帽已是大聲命令道“大老笨李清風,你們兩個跑到那個山丘后面沖鬼子開槍,把追兵吸引過去,然后再繞著彎兒來追我們,其他人跟我快進樹林,咱們必須快點回去。”
于是大老笨和李清風奔著王老帽所指的那個山丘處撒丫子就跑,而其他人在王老帽的帶領下,則是轉向了西面的一片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