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來得早,才正月十七,后天就是九九了。不過石州苦寒,野外的荒草還沒有發芽,河流還沒有解凍。只有迎面吹來的風,沒有了刺骨的寒意,告訴人們春天近了。
王宵獵坐在陽光下,隨手翻閱著最近的公文,時光顯得慵懶。
汪若海進來,對王宵獵道“這幾天的陽光隔外好,宣撫身體大好了嗎”
王宵獵道“基本沒有大礙了。這幾天我吃也吃得好,睡也睡得好,應該是沒有事了。”
說完,吩咐親兵搬了一把交椅來,讓汪若海坐下。
把手中的公文放下,王宵獵道“本來讓梁興在方山縣多住些日子,等我們準備好了,再大舉北進。哪里想到因為一個周大娘,赤泥堡和飛鳶堡把嵐州攻下來了,不得不北上。昨日來文,梁興已經攻占了嵐州和憲州,問我們要不要繼續進軍。依他的意思,是沿汾河繼續北上,占領寧化軍。”
汪若海道“這不只是他的意思,還是師司令部的意思,特別是姜敏的意思。”
王宵獵嘆了口氣“是啊,姜敏的心大,一直要占領寧化軍。那里是古之寧武關啊,北上的要道。”
晉中地區,南下北上有三條道路。最西邊的偏關,最東邊的雁門關,還有中間的寧武關。在明朝之前,偏關和寧武關由于位置偏遠,蕃漢雜居,行軍不便,起的作用不大,戰爭主要發生于雁門關。明朝之后就不同了,由于地方發展,人類活動的增加,條件改善,寧武關代替雁門關,成了要地。
為了修建道路,王宵獵把最近戰役的俘虜,全部編成工程隊給了姜敏。如今姜敏手中,有工兵部隊兩個團,工程隊約兩萬人,工程能力極其強大。有了這么強大的力量,姜敏也就多了想法。
如果把寧化軍的道路修通,打通了寧武關,姜敏對金軍的威脅就不再是雁門關以南,而是直插大同府。
這是怎樣的場景王宵獵不敢細想。總之攻破了大同府,金國的西路就土崩瓦解,相當于切斷了金國一支臂膀。
王宵獵有沒有這種想法從把姜敏派到石州,不斷增加其兵力,就已經有了。只不過這個想法太過大膽,王宵獵不敢說,別人也不敢問。
但姜敏是知道的。所以他拒絕配合太原之戰,而是要自己行動。自己行動,就是要直插大同府。
現在并沒有寧武關,那里早已經在歷年的戰爭當中,埋沒于荒草之中。甚至在寧武關,都沒有州縣設置。附近只有一個名字,陳家谷口。正是在這里,雍熙年間楊業與遼軍苦戰,最后兵敗被俘,絕食而死。
遼、金兩朝,戰略重心在東部,西路主要為了攻略陜西。占領大同府后,對于外圍的防御并不在意,主要防御方向在雁門關。寧武關這些地方,大多荒廢,沒有重兵把守。王宵獵甚至懷疑現在的金軍,并不知道寧武關,也不知道它在歷史上的赫赫威名。
汪若海沉默一會,道“宣撫雖然沒有說過要攻略大同府,但對姜敏的做法還是支持的。最少沒有反對。”
王宵獵道“為什么要反對呢真能攻破大同府,則西路大勝,連太原府之戰都不置一提。不成功,也無非是這幾萬人受些苦,就當磨煉好了。最少這是一個積極的想法,只要認真準備,也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