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令下,就見下面的空地上有親兵點燃一個一個紙筒。就聽見一聲響,紙筒竄到了半空,又咱了開來。這個二踢腳一個接著一個,連放了二十多個。二踢腳放完,全城的百姓都來了。
軍隊做煙花,比平常的炮仗坊里大膽了許多。而且火藥充足,各種都做得出來。這些年來,有王宵獵指點的不同金屬有不同顏色的焰火反應,煙火精美了許多。
二踢腳放完,一個親兵點燃了第一個煙花。
就聽“嘭”的一聲響,煙花竄到半空。突然之間,煙花炸開,如同仙女散花一般,紅的、藍的、綠的五顏六色就爆了開來。如同飛瀑一般,從空中飛流直下。
人們哪時見過這種場景紛紛叫好,掌聲不斷。
一個大煙花放過,突間就變成了許多小煙花。一起飛上天,各種圖案,五彩繽紛。
王宵獵在房間里面,站在窗前,看著外面飛舞的煙花。心里面一片坦然,只覺得心情舒暢。
綏德這座邊城,自太平興國七年被西夏占據,治平四年才收復,熙寧二年筑城,元符二年才設綏德軍。自收復之后,就是邊地中的邊地,軍城中的軍城。城中的百姓大多與軍事有關,就是外面的蕃部,也大多在蕃兵編制內。這樣一座邊城,是不能與內地城市等同的。
邊境地區使用蕃兵蕃將,是宋朝的經驗,效果良好。不過,王宵獵不打算使用這條經驗。邊境爭端,當然還是以軍隊為主。蕃兵一定要用,也是用作向導,或者讓他們運輸物資。
國家的事,當然要以朝廷為主,對外爭端就是軍隊。宋朝使用蕃兵蕃將,是因為禁軍打不過你家了,不得不使用而已。軍隊為什么打不過人家特別是在國力遠超對方的情況下,軍隊打不過,就有問題了。
軍隊有問題,就要解決問題,而不是用其他辦法來彌補。
以后王宵獵打算逐步把綏德的蕃兵裁撤,一些編制完整的部隊到關中屯田,其他的人都放回去。用正規軍逐漸取代他們,形成完備的邊境防御。使用蕃兵蕃將,效果雖然有,壞處也不少。
在陜西,延安以北的地區漢人不多,多是異族的部落制游牧。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漢胡雜居,唐朝又大量內遷少數民族到這一地區,到宋朝已經少有漢人了。
在后世,這一帶是漢族聚居區,總給人一種錯覺,宋朝也是。宋朝當然不是,這里大量居住的是黨項人,由此形成了夏國。在宋朝境內,與西夏皇族不和睦,甚至為世仇的一些部族,如府州的折家、綏德的李家、環州的慕容家等部族,實際上也是黨項人。他們再是心向朝廷,終究是異族。
王宵獵的軍隊進駐,就要讓當地的百姓得到好處,而不只是賞賜幾名蕃將。讓他們認識到,回歸朝廷會有怎么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好在哪里。讓他們從心里上,從部族中解脫出來。
今年的除夕夜,為綏德百姓放一場煙花。讓人們從煙花中,看到光明的未來。
本章完
rg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