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是一座山中小縣,座落于赤洪水河谷中,有路向北通嵐州、憲州等地。人口不多,顯得很是冷清。
這一日,一個小販進了縣城。找了一家客棧,放下行禮后,徑直來到了縣衙。
小販左右看了看,來到看守的兵丁前。拱手道“在下折彥文,有要事尋遲虞候,還請通傳。”
兵丁上下打量了折彥文一遍,沒有說話,扭頭進了縣衙。
過不多久,一個軍官出來。打量了折彥文一遍,道“在下掌書記何平。虞候有事外出,還請進來等候。”
折彥文謝過,隨著何平進了縣衙。來到旁邊一個偏院里,領進一間房子里。道“衙內這里等。”
折彥文的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不過既然來了,只能強自鎮定,點了點頭。
何平吩咐士卒端了一個火盆來,放在折彥文旁邊,便告辭出去。
折彥文坐在那里,越想越不對勁。起來不斷地來回踱步,不時向門外望一眼。只見屋舍蕭然,連一個人影都看不見,好像一座鬼屋一般。
直到將近中午,何平才來到屋里。對折彥文道“虞候已經回來了。衙內這邊請。”
折彥文等得汗都冒出來了。聽了這話,起身出了一口氣“可算回不了。書記前面帶路。”
何平當頭先行。領著折彥文來到旁邊一個院子里。領著折彥文到了一間房子,道“衙內且在這里等等,我進去叫虞候出來。”
說完,經過跨門到了旁邊一間屋子,
折彥文沒有辦法,只好在屋子里坐下來。還好屋子里有火盆,便坐在那里烤火。
不多時,何平和一個年輕人從旁邊的屋子進來。
年輕人看著折彥文,上下打量,也不說話。看了一會,慢慢踱到中間。
何平忙道“衙內,來見過虞候。”
折彥文上前,見遲玉平有些傲慢,心里有些高興。拱手道“在下折彥文,見過虞候。”
遲玉平點了點頭,道“坐吧。有什么話,可以跟我說。”
折彥文坐下,左右看看,再沒有別人。在那里只管東張西望,也不說話。
遲玉平淡淡地道“不知衙內前來,有什么重要事情”
折彥文總覺得哪里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來。停了一會道“虞候駐軍方山,虎視府州,意欲與我為敵嗎”
遲玉平道“難道你們認為我是來與你們親熱的折可求投降金國,殘害忠良,罪惡磬竹難書今日我駐軍于方山縣,當然是要蕩平府州,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折彥文一愣,沒有想到遲玉平這么說。過了一會,才道“家父是周圍州縣全部淪陷,才不得不降金。想當年,也曾帶兵救太原,為大宋立下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