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的中午,寧衛民又為了康術德專門設宴,邀請扇兒胡同2號院所有的鄰居們在壇宮相聚。
順便也借此機會,正式介紹松本慶子和江念蕓母子和這些老鄰居們見面。
這都足以證明寧衛民是個珍重感情,把人情放在金錢之上的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江念蕓的看法也未見得就全對。
因為她的話用于分析真正的客觀現實還是有待商榷的,并不能一概而論,多少給沈存造成了一些誤導。
畢竟滄海桑田,如今共和國已經不是她所了解的民國了。
過去華夏商人的傳統,在這塊土地上早就因為種種原因消失殆盡了。
這個年代的共和國,其實已經沒有幾個正經的買賣人了,大多數都是新生一代的生意人。
他們急功近利又崇拜西方,所以他們信奉的恰恰是西方的那弱肉強食,恨不得吃干抹凈的一套。
而寧衛民只是因為有緣結識康術德,才成了這么一條漏網的小魚兒。
甚至就連他也是個兩面派,一面菩薩,一面羅剎。
何況老話說得好啊,一樣米養百樣人。
即便是同樣的華夏人,同樣是京城人,同樣是打美國回來的,思想和三觀也可以南轅北轍。
總是有人上道,有人不上道。
有人大度,有人心窄。
有人明禮,有人無禮。
有人知恩圖報,有人卻小肚雞腸。
有人放眼未來,有人卻始終糾結于那些陳芝麻爛谷子。
和打心里愛極了京城,完全沉浸在家鄉風土中的江念蕓母子不同,回到京城已經好幾天的米曉冉,卻完全是另一番感受。
在春節的這幾天里,她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里,過得并不愉快。
就好像有個小氣球塞在她的肚子里一樣,讓她總是氣鼓鼓的,感到憋悶得出奇,有些喘不過氣來。
不為別的,就因為好幾年身在美國,讓她已經變了樣子。
她再不是當年那個處處勤儉,什么都能將就的京城姑娘了。
而是變成了一個見過大世面的,充分享受過現代化生活便利的趙太太。
實話實說,這次回來之后,過去的一切她都不大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