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除了極具時代特性的卡拉0k和迪斯科舞廳之外,這年代的歌舞伎町最受顧客青睞的店,反而凈是一些讓人眼花繚亂,卻讓人不知所謂的服務。
諸如“粉紅沙龍”,雖然前后兩個都是平時常見的普通詞匯。
但是,當這兩個詞合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意思,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店家只在宣傳告示上寫著“花瓣旋轉,三千日元”的字樣,就再沒有其他了。
而“相親俱樂部”的盡管同樣具體含義模糊,好在收費標準卻能暴露些許端倪。
“男性一千五百元,女性免費,飲料自由。”
這很明顯應該是成人見面找樂的場所,否則不會有這樣有違公平原則的規矩。
但能“內涵”的東西卻不得而知了,和正規場所的區別還是無從知曉。
說到這兒,或許有人會撇嘴了,覺得寧衛民沒這么杵窩子吧
你鼻子底下是什么啊
不明白還不會問嗎
嘿,還真不能這么干,因為寧衛民一開口,他的日語一下子就會暴露他外國人的身份。
絕大多數的店,不但不會為他回答,做出解釋,而且還會把他拒之門外,就因為他不是日本人。
為什么會這樣
這其中既有日本經濟大繁榮下,店家根本不愁本地顧客,對言語不通的外國人比較嫌棄,不愿意惹麻煩的心理。
也有當今世界艾滋病泛濫的大背景下,人們正對這種還不夠了解的新型病毒產生恐懼,導致日本整個風俗行業具有專門針對外國人的恐懼和歧視。
所以肯讓寧衛民進的店里不是泰國人就是菲律賓人,就連寶島人開的店也把他拒之門外。
而理由更加可笑,竟然是因為在日本的內地人太少,害怕他是紅色間諜。
不用說啊,接連碰壁的寧衛民大失所望啊,接待他的店,他毫無興趣。
一是這審美的差距太大了,二是他非常擔心弄不好自己還會找到人妖。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一無所獲,他兜里的錢基本就沒能順著心意花出去。
這小子非常悲催的發現,在日本最要求日語能力的地方竟然是歌舞伎町街。
他要想得償所愿,居然日語得先達到讓人聽不出他是外國人的地步。
操,花錢還設這么高的門檻
這特么叫什么事兒啊
還真是夠迷的
而恰恰就在他郁悶無比,琢磨來琢磨去,認為好像只能去學日本人,玩那種收費一小時八百円的電話聊天,看看是否能釣到對外國人比較感興趣的日本妹子的時候。
他代表宋華桂跟日方進行交涉的合作方案又出現了意外。
原本一帆風順,已經臨近尾聲的談判突然間有了變數。